2017年10月,当被称为'Oumuamua'的神秘物体通过地球时,天文学家欣喜若狂。除了是我们太阳系中检测到的第一个星际物体外,它的到来还让我们看到了此类事件发生的频率。由于小行星和彗星被认为是行星系统形成后留下的物质,因此它也为研究太阳系外系统提供了机会。
不幸的是,'Oumuamua在进行任何此类研究之前就离开了我们的太阳系。幸运的是,今年夏天对C / 2019 Q4彗星(鲍里索夫)的探测为研究除气留下的物质提供了新的机会。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利用威廉·赫歇尔望远镜(WHT)收集的数据,发现2I /鲍里索夫含有氰化物。但是正如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所说的那样:“不要惊慌!”
这项研究最近在《天体物理学期刊快报》上发表,由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天体物理学研究中心的艾伦·菲茨西蒙斯教授领导。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天文学研究所,STAR研究所,ESA的NEO协调中心,美国国家天体物理学研究所(INAF)和多所大学的成员也加入了他的行列。
正如Fitzsimmons教授及其同事在研究中指出的那样,对诸如“ Oumuamua”之类的星际物体的探测为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系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本质上,天文学家可以检查这些物体在靠近太阳时产生的光谱,并在除气过程中释放出物质。
由于彗星和小行星本质上是行星系统形成后剩下的物质,因此这些研究将使科学家能够对太阳系外行星形成所涉及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施加约束。基本上,这就像能够研究太阳系外行星而不必亲自去那里。Fitzsimmons教授通过电子邮件告诉《今日宇宙》:“星际物体是来自其他行星系统的材料的样本,传递到我们的家门口或至少到我们自己的太阳系。物理性质为我们提供了其他行星系统如何演化的线索,以及可能存在的小物体的类型。测量它们的组成可以使我们将数十年来对彗星和小行星绕太阳公转的研究结果与我们进行比较。”
为了进行研究,菲茨西蒙斯教授和他的同事们使用了4.2米的WHT和位于ESO拉帕尔玛天文台的中间色散光谱成像系统(ISIS)来观察彗星。他们观察到的是薄薄的云层,显示出来自氰气(CN)的强烈信号-换句话说,是一种有毒的蒸汽,表明存在氰化物。
“根据WHT数据,再加上使用夏威夷双子座北望远镜和摩洛哥特拉珀-北望远镜的其他观测,我们测量了彗星喷射出的尘埃和CN气体的相对量。我们发现了与“太阳彗星”非常相似,尽管它可能比平均水平的“气体”略多。我们还使用这些数据来约束核的大小,并假设其性质与属于太阳的彗星类似。核的直径在1.4 km至6.6 km之间,但是随着在彗星中观察到更多的气体,这些数字可能会改变。”
但是,在任何人开始认为这可能对地球上的生命构成危险之前,有一些警告是必要的。首先,根据2I /鲍里索夫的轨迹,这颗彗星将越过火星轨道。到2019年12月8日,它将最接近太阳,到达2 AU以下的距离(或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的两倍)。
这意味着地球没有机会穿过彗星的尾巴,因此不会在其大气层中吸收任何氰化物气体。其次,非常相似的事情发生在1910年,当时地球经过了哈雷彗星的轨道,我们的尾巴掠过了整个大气层,持续了六个小时。在此之前,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已经获得了表明其尾部存在氰化气体的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