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互联网>

一手代码,一手教育,在传智教育做老师得“另类”些

 

求学之路漫漫,无论是九年义务、四年大学、还是后来因“饭碗”问题职场技能再提升,说起校园学习生活,很多人都有“吐不完的槽”。有口皆碑的好老师在学生们的评价中总是相同的,而让人吐槽的老师也真是各有各的槽点,在学生眼中,这些被吐槽的老师们不仅不够“正常”,甚至还有点“另类”。

在传智教育,总有一些“另类”老师让学员爱恨加持。不同于以往人们心中近乎被固化的传统师者形象,这些老师宁愿被“误解”、被“忽略”也要保持自己的“另类”一面,更重新定义了“老师”这一角色的形象。

活久见:老师也会“不及格”?

“高冷”、“严肃”、“六亲不认”是同学们对传智教育焦老师的一致评价。课堂上的他总是认真且严肃,有着猫头鹰一般的眼睛,一旦与之碰撞,必定会让人胆战心惊。下课时的他,偶尔也会在班级里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等待同学们拿问题“投喂”。

虽说学生对他有如此评价,但焦老师对自己“引以为耻”的“槽点”却是曾经的一次“不及格”:“来传智教育第一次上课,学生们给我课堂的评分是87,还没达到及格线!”

要知道,焦老师在成为传智讲师之前,是一位大学教师,任教计算机系的课程。

带着“都是老师啊,经验跟技巧能通用叭”的想法来到传智教育,焦老师一开始认为只需要像在大学里按时上课就是个好老师了,但没曾想,这一点在传智却是不成立的。

在大学当老师“简单”,到了传智当老师却很难。

因先前在大学任教时,焦老师每周仅需上4节课,一门语言需要1-2个学期才能学完,课堂节奏慢和时间跨度大,使得课程连续性不强,且教授重点倾向于理论知识。而传智的课程更紧凑且偏向于实操,如此大的差异化,使得他第一节试课后就被叫了停。

“来传智的头一年,肯定是要被扒去一层皮的,一年基本无休,我凌晨2点之前也很少睡觉,不是在磨课,就是在其他授课老师的课堂上观摩教学,那是一个边学习、边焦虑、边提升、边PK的过程” 。

跻身3%的档口(传智对教学老师的录取率<3%),其实只是将一条腿踏入了传智。成为传智讲师后,还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习、磨课以及上万次的练习,如果没达到学员满意度的标准,就有可能面临“被优化”的境遇。

经过“折磨”后的焦老师也因此更严肃认真的对待每一堂课,板着脸的“高冷”和有杀气的眼神却总是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真稀奇:老师竟也爱“攀比”?

传智有一群“隐身”的群体,学生们只知道这群人,却从未见过其人,而且,这群老师之间风靡着一起十分奇怪的风气——“攀比”。

相比“攀比”给芸芸众生带来的莫大烦恼而言,李老师却说他们最爱“攀比”,也不怕“攀比”。

每逢学生毕业后,不同的课程研发团队总要“攀比”他们研发的课程、项目,帮助学生达成了多少的就业率及就业速度,甚至还要拿哪个项目对学员的就业影响最大来做比较。

课程研发的老师相比三尺讲台前的讲师不同,对于学员而言他们更像是“隐形人”般的存在,学生所学的课程均由这群人设计研发而出。

虽说大多数人对课程研发老师知之甚少,但作为一名前名企高级架构师,如今是传智一名课研员的李老师也不觉遗憾。

“我作为一个课程研发人员,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学生对我开发的课程予以肯定,学生学完我开发的课程能觉得自己有所收获,顺利找到工作,这就是我最大的满足和成就。”

学生的就业率是检验课程、项目设计的好不好、行不行的标准。“攀比”的那一刻也是这群背后课程研发老师们最具成就感的瞬间。

非同寻常:老师竟是个AI

很多学生在学习期间总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困扰:

入学紧张且期待,但起点水平不清楚;

头悬梁又锥刺股,但跟上老师巨辛苦;

知识学了一大堆,但掌握咋样没有数;

知识倒是都理解,但如何应用很糊涂;

学习遇到了疑问,但冥思苦想快要哭……

种种学习上的困扰与阻碍,让学习瞬间成为“累觉不爱”。而在传智,每位学员都有这个“AI老师”——Tilas(教学实施与保障系统),这是传智专为保障学生学习效果而打造的学习保障系统,也是传智最“另类”的老师。

Tilas涵盖了学生学习的各种场景,深谙学生学习心理,打造各类学习工具,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痛点、难点,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保障。

 课前,展示并解读当天要实现的学习目标,老师围绕着学习目标讲解知识,学员围绕着学习目标消化知识,学习进程尽在掌握。

 课中,教师会通过它检测学员对知识的理解,排查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偏差和盲点。针对学员的理解偏差及时进行纠错;针对学员理解上的盲点再次进行强调和补充讲解。

 课后,利用它进行实操训练、做作业、刷题等巩固学习。

让学习中的每一步都能够被学员和老师“看得见”:看得见学习的重点、看得见知识理解是否正确、看得见解决思路是否正确…

最重要的是:讲师的答疑解惑受时间限制,而AI老师,随时都在。

无法想象:老师竟然是同桌?

想必每一个来到传智学习的同学都想破解自制力差的魔咒。

而对于“自制力”,传智大数据班的陈同学却直言他毫无此困扰。

除了老师对于自制力差的同学会特殊“关爱”外,陈同学还有一套自己的学习办法。

本着“五湖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皆朋友”的原则,陈同学以自己为中心画个圆,将座位周边的同学全笼络为一组,畅所欲言、相互答疑。对于一些未解决的疑惑问题或想进一步钻研的问题则集中向讲师提出。

“既节省了时间,也避免了个别同学有疑惑却不敢向老师提问,只能憋在心里,甚至自己想法的对错都无法判断的情况。”

不仅如此,与班内同学拴在一条绳、一条心共赴一个目的的陈同学认为:“总有人比你更努力,所以不要放松警惕”,这同时也是他的座右铭,并始终以此标榜自己,决不允许自己落后于身边的同学。

因为这些年轻人来到传智学习的目标非常明确,所以晚上11点还在敲代码的学生比比皆是,甚至凌晨12点群内还在热烈的讨论,“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极其浓厚。

在传智教育,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孤独的事。那个和自己共同学习、帮助自己成长的同桌,何尝不是自己的“另类”老师呢?

老师,似乎是我们人生中遇到的最特别的一群人。

不管是三尺讲台前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讲师,还是默默无闻在幕后潜心课研的老师,亦或亦师亦友的“同桌老师”、“智能化”的AI老师,人生的这一阶段,在我们环顾茫然之际,这些“老师”始终点亮明灯,传道、受业、解惑,一项不少。

也许这些“另类”老师跟你看到的、想象中的不一样,但这却是传智教育“老师”最真实的模样!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