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天文学家使用斯巴鲁望远镜对名为PSO J006.1240 + 39.2219的高红移类星体进行了光谱观察。3月19日在arXiv预打印服务器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这些观察结果提供了对该对象本质的更多见解。
类星体或准星体(QSO)是极发光的活动银河核(AGN),其中包含带有吸积盘的超大质量中心黑洞。它们的红移是从主导其可见光谱和紫外光谱的强光谱线测得的。所有观察到的类星体光谱都在0.056和7.54之间发生红移。
天文学家对寻找新的高红移类星体特别感兴趣,因为它们是可观测宇宙中最发光,距离最远的紧凑物体。此类QSO的光谱可用于估计限制类星体演化和形成模型的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因此,高红移类星体可以作为探测早期宇宙的有力工具。
台湾新竹国立清华大学卢廷义领导的一组天文学家最近研究了一种称为PSO J006.1240 + 39.2219的高红移QSO。红移为6.62,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高红移类星体之一。Lu的团队使用夏威夷的Subaru望远镜上的Subaru微弱物镜和光谱仪(FOCAS)获得了该QSO的深,中分辨率光谱。
天文学家在论文中写道:“使用斯巴鲁望远镜,我们获得了中分辨率光谱,总曝光时间为7.5小时。”
总的来说,基于这种中等分辨率的光谱,研究人员进行了吸收测试,以了解宇宙的电离作用-宇宙的主要相变。像许多其他高红移类星体一样,PSO J006.1240 + 39.2219被用作电离终止的探针,新研究发现莱曼-阿尔法传递的突然变化在5.75至5.86之间。
此外,天文学家进行了暗隙统计,以研究PSO J006.1240 + 39.2219光谱中结构的细微变化。他们发现间隙宽度随着红移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他们观察到,在大于6.0的红移处,间隙宽度显着增加。这些结果表明,在较高的红移下,宇宙更为中性,但是需要对红移高于5.5的暗隙进行更多的研究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在将发现与以前的研究进行比较之后,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是,间隙宽度比其他论文报道的间隙宽度稍小。他们还要求对高红移QSO进行更多的光谱观察,以获取其光谱。这对于增进我们对电离历史和电离源早期发展的理解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