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学校,常挨批评的是老实教师,最吃亏的也是老实的教师。
1、干活越多,拿钱越少
有句俗语叫“鞭打快牛”,说的是两头牛同时拉犁,更卖力的那头牛反而不断地挨鞭子。因为农夫觉得,反正另一头牛指望不上,于是就不断鞭策这头走得更快的牛了。现实生活中,这种“鞭打快牛”的现象在学校里屡见不鲜,许多老师的教师们如同这挨鞭的黄牛般,俯仰由人,被百般刁难。
一些老师自身的教学能力非常出色,就会被领导们委以重任。比如身兼两个班的主科老师,甚至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领导美其名曰“培养重用”,旁人赞美他能者多劳,而其中的苦涩只有老实人自己知晓:干活越多,拿钱越少。他们的工资,甚至不如某些整天无所事事的老师。
有的老师评上高级职称后,就初心不再了,带的班从两个改成了一个,上课的心思在对平步青云的渴望中逐渐弥散;还有的老师因为教学成绩太差,课时安排被减少,只用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喝着闲茶,谈天说地,好不快活。
干活少的人,薪水照发;干活多的人,挣钱反而少。辛苦劳碌都打了水漂,老实人们却碍于情面,苦口难言。
2、绩效考核的黑洞
现在的学校常常出现这样的奇怪现象:一线上最敬业的老师,和那些游手好闲的老师,在绩效上居然没什么差别。这是因为某些学校年底发放绩效工资时,偷懒省事,实行“大锅饭”制度,直接对绩效工资进行平均分配。
这样一来,不论辛勤与否,大家年终到手的薪酬都相差无几,课时少的教师们自然欢欣鼓舞,可这对那些老老实实、兢兢业业的教师们而言,这种做法不就是欺负人吗?以后还会有人愿意去认真上课吗?
还有一些学校,实行绩效考核制度之后,学校领导的绩效工资远远高于一线教师的绩效工资。论教学课时量,很多教师的工作量自然是远超于领导们的,但教师们的绩效成绩最终还是要由领导确认。
这就导致了,部分心思活络的教师早已提前打点好,年底绩效工资就会高一些;而部分老实的教师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对于人情世故不闻不问,最后的绩效工资反而更低。
如何才能保证领导们分配的绩效工资公平合理?在缺少相应监管体制的当下,赤手空拳的老实人们愤愤不平,却只能束手无策,白白被欺。
3、不为人知的评职称内幕
评职称这回事,如同“薛定谔的猫”般,当局者迷,难以预测。有些优秀的教师深受学生追捧,教学成果突出,却三番五次在职称评比中落选。其实看着领导们公示的职称名单,稍加思索,便可窥得其中规则。
职称的评选,除了参考教学成绩外,还需要非常多的荣誉头衔和学校的名额推荐。那些老实巴交的教师们,一天到晚忙着备课、批改作业、与学生谈心等等,哪里抽得出时间去和领导拉近关系。
反而有些老师,要么是自身的课时任务少,要么是根本没把心思放在教学上,三天两头就往领导办公室跑,端茶送水,捏肩捶腿,甚至连领导家里买菜与接送孩子放学的私事都大包大揽,可谓是谄媚至极。
等到大字报一张帖,老实人们才焕然大悟:
原来教学能力强并没有什么用处,只有领导喜欢的人,才能获得评职称的机会。披星戴月,含辛茹苦换来的是学生与家长的笑颜,却也换来了趾高气昂的小人们在自己头顶席势凌人,扒高踩低。
4、仙人掌与橡皮泥
心理学有一个原理,叫做“仙人掌定律”,指的是在职场中,那些更有棱角、更懂得为自己争取权益的人,他们受到的职场霸凌会更少,薪资也平均比普通职员高15%。而任劳任怨的老实人,他们的薪资则平均会低8%。
老实人就如同任人揉捏的橡皮泥般,时常吃哑巴亏,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而“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也是社会普遍现象。那么在如此境地中,的教师们还有渠道去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吗?
其实,老实人诉求无门时,不妨试试从自我转变做起。在和领导进行关键对话时,记得提前表明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成果。
日常工作中,要打破懦弱的惯性思维,偶尔给习惯打压你的人扔一些软钉子,不断提高个人影响力。老实人们不求进阶为带刺的仙人掌,只愿摆脱“橡皮泥”的宿命,勇敢地对他人说“不”。
写在最后:
张文宏医生作为一个标准的学术研究者,他的眼中只有科学真谛,为人处世直截了当,从不拐弯抹角,所以他敢为“老实人”撑腰。
他说“人不能欺负老实人,如果你曾被欺负过,以后就不要再去欺负别人。”尊重善待他们,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也是社会繁荣向上的象征。
勤恳踏实的老实教师们才是学校的立足之本、发展之基,高层领导们如若不能提供公正的教学环境,给予“老实人”们充分的尊重与应有的待遇,最终受到伤害的将是学校自己的声誉。
声援“老实人”,并不是对“我弱我有理”的变相支持,而是谋求一份职场中的公平正义,让辛劳耕耘的教坛园丁们不再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