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教育故事分享
抖音上有个提问:
“你的孩子叫你‘妈妈’还是‘妈’?”
看了一下,明显分两派:
年龄小的孩子还是“妈妈”“妈妈”地叫。
年龄大一点了就干脆利落,一声“妈”就完事儿了。
被叫“妈妈”,一开始能享受亲近,享受孩子的依赖,同时又对孩子一刻不停喊妈妈感到抓狂,巴不得孩子赶紧上学去。
也有家长听到“妈”时,怅然若失,心里空落落。
有网友一语点破问题背后的深意:
分众教育提示:一声“妈妈”,连接着彼此
对于孩子来说,“妈妈”不仅仅是一个称呼。
“妈妈”代表着温暖、包容、安全,与生俱来的依赖。
短片《萌芽》,形象地还原了现实中的一幕幕。
到了吃饭时间,女儿不动筷子,说“要等妈妈坐边边”。
过生日时捧着蛋糕说“妈妈生日快乐”。
睡觉时钻进被窝,奶声奶气地叫“妈妈”。
上班时走出家门,孩子在家里依依不舍地哭喊“妈妈”。
对于妈妈来说,“妈妈”这个称呼,意义非凡。
是依赖,是信任,似无形的脐带,连接着彼此的生命。
分众教育分享网上有个热门话题:“第一次被叫妈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为了这一声妈妈,做什么都值得!”“每个细胞都兴奋,觉得世界是如此美好。”“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喜悦。”
不光吃喝拉撒,连牛奶洒了、玩具掉了、需要开电视、想玩游戏……每一件事情的前缀,必有“妈妈”。
把娃扔游乐场也很难安静,因为整个游乐场都回荡着“妈妈妈妈”。
长大,或许就从那一声“妈”开始
不知从何时起,挂在嘴边无休止的“妈妈”,变为了“妈”。
孩子好像突然之间,惜字如金。
“妈,我上学去了。”
“妈,我回来了。”
……
一声“妈”的后面,是孩子渐行渐远的脚步。
“妈,晚上我不回家吃饭了。”
“妈,这个长假我和朋友出去旅游。”
“妈,今年过年回不去了。”
……
从“妈妈”到“妈”,意味着孩子势不可挡的成长。
每个做母亲的,都能明显感受到孩子的变化。
(一)孩子更加成熟
《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李霹雳的妈妈一直把她当小孩子,即便她已成年,付父母离婚依然瞒着她。
母亲准备和父亲复婚,李霹雳以一段成熟理性的话,刷新了她的认知:
孩子的成长,是生理与心理的双轨线。
那个曾经分分钟都要追随妈妈的跟屁虫,变得独立自主。
(二)自我意识更强
泰国有个热播短视频。
青春期的女儿,有繁忙的课业,有同学伙伴。
可妈妈还像从前一样,
早上掀被子催起床。
晚上训斥孩子回家太晚。
终于,孩子忍无可忍:“妈,你要给我一点自己的空间啊!”
小时候,孩子和妈妈共生一体,视妈妈为全部世界。长大后,妈妈不再是孩子心理营养的唯一来源。他们有想法、有选择、有隐私。他们需要空间和界限、尊重和信任。
(三)TA渐渐走向独立
《妈妈是超人》中,董洁的儿子顶顶要完成“独自乘坐地铁和妈妈汇合”的任务。
起初,董洁在顶顶后面偷偷跟着,用对讲机保持联系。
后来,对讲机信号中断,母子失联。
顶顶第一次独立坐地铁,董洁无比担心。
没想到,顶顶淡定地往和妈妈约定好的汇合地点走去,提前抵达。
孩子走向独立,就是这么猝不及防。
世界广袤,母亲不再是他能依靠的唯一。
“母爱的本质,是希望孩子独立。”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写道:“母爱的本质,是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与自己分离。”为人母者,这时能做的,不是顾影自怜、阻挡羁绊。而是将孩子放手给世界,同时找回自己的一方天地。
你可以臣服岁月,积极转变
从“救火队员”退居幕后服务,从“安全基地”变成隐形支撑。站在人生的长度看,成长是势不可挡的生命力。我们将这份丰富的情绪体验,转化为与孩子的良性互动。这也是自己重新了解生活和世界的机会。
你可以尊重孩子、给予空间
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易烊千玺再次用演技证明了实力。
这个宝藏男孩,不仅会唱歌能演戏,还会跳好几种舞蹈、吹葫芦丝、变魔术、写得一手好书法。
这得益于母亲的尊重和放手。
热爱文艺,从小苦学,易烊千玺的母亲疼在心里,但选择尊重意愿、支持选择、鼓励拼搏。
尊重、放手,不等于放任自流。
而是深知:
我们谁也做不了谁的主。我能做的,只是在过程中,全力支持。最后的结果,是你自己书写的一本书。
最好的养育,不是单向输出、不是全能自恋,而是与孩子肩并肩。
从“妈妈”到“妈”,是一场彼此成就
《神秘巨星》女孩尹希娅热爱唱歌,母亲排除万难支持她的梦想。
她唱得最多的歌曲,就是关于母亲:“我自由自在地舞蹈,亲爱的,是你的光芒照亮了我。”
分众教育温馨提示:从“妈妈”到“妈”,就是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减少,自己逐渐走向独立的体现。由“妈妈”变成“妈”,一字之差,却意味着,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学会放手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多的个人空间,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不管称呼如何改变,我们都要用心陪伴孩子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