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互联网>

如何论幼儿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今天来聊聊一篇关于如何论幼儿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现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如何论幼儿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一、幼儿阅读教学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作为语言领域中重要的一块内容,阅读活动对于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当下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却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等认知方面的目标达成,忽视幼儿情感、能力等全面发展;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幼儿的主体参与;过于强调教师单向控制,忽视师幼间的积极互动等问题,直接导致了阅读活动的低效甚至无效。外在的表现就是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不增反减以及阅读能力的严重缺失。这和新《纲要》中关于语言领域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提出“教学有效性”这个命题可以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从而通过主动变革教学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实现幼儿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对教师而言,要想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前提就是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确立正确的幼儿观、教材观和阅读教学观。

1.“以人为本”的幼儿观

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有一百个幼儿就有100种语言,每一个独特的表达都弥足珍贵。

2.“为我所用”的教材观

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是为“我”所用的,并不是我们的标准。在对教材的解读上要有自己的声音,更要有幼儿的声音。另外,还要注重教材的广泛收集,“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可以选用多种教材。

3.“以情动理”阅读教学观

幼儿“是用身体和精神去感性地触摸世界,而非用知识和观念去理性地肢解世界”,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是感性的,适合以感性的方式来培养幼儿,避免过早地伤根(即压抑个性),应以保真为主(即尊重幼儿的个性)”。(北大访问学者沈奇教授语)它是以感悟生命、张扬个性为宗旨,以阅读为契合点,调动幼儿的原动力,通过教师的“情”导,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发幼儿的自身潜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对人的关怀。

(二)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有效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有效的教学策略具体为教师在处理每一阶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

1.选材兼顾愉悦性和适宜性,让教学内容更有效

选择合适的教材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我们以愉悦性和适宜性为原则收集优秀的读本,分析并确定每学期12个功能读本作为各年龄段教学内容。在了解幼儿直接经验的背景以及原有认知结构状况的基础上,通过教学的设计和资源的提供,让幼儿学得开心,学得不露痕迹。例如部分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吃蔬菜,我们就选用了《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这一阅读材料,通过查理与萝拉兄妹一场充满想象力和游戏色彩的对话,说胡萝卜是从木星上来的橘树枝,豌豆是来自绿王国的绿雨滴,土豆泥是来自富士山顶的白云,而番茄则是喷水月亮,这种蕴含一定教学价值又童趣盎然的内容为有效教学奠定了基础。

2.目标定位切实可行,让教学目标更贴切有效

阅读教学目标的确立除了要与幼儿的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一致,还需要教师在理解和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各年龄段的教学要求和幼儿的能力水平。如小班阅读《为什么我不能》的目标一是基于小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表达不顺畅等现有的语言发展水平而制定的,利用符号的提示实现句型的转换。这也是阅读中重要的能力之一。目标二是情感的激发,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3.教具准备充分到位,让教学基础更踏实有效

阅读教学中的准备以现有的阅读材料即读本为主,但由于幼儿的感知觉正处于逐渐完善期,认识活动非常具体,因此有效教学活动更需要形象的教学具。在笔者班上,阅读教学是作为常规教学来进行的,再加上很多阅读材料是通过书店、网站选购的,为此,笔者充分运用幼儿园配备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阅读资源共享。例如在《兔子先生去散步》教学前,笔者制作准备了声文并茂的幻灯片,还根据材料中认知各种标志的需要,对读本中出现的标志图进行局部的拍摄,让幼儿的观察更清楚、更细致,并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进行拍摄和添加,活动丰富、紧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初期阅读时,幼儿对读本的翻阅习惯需要借助实物来完成。小班幼儿通常合作意识不强,又好模仿,所以,要为每位幼儿提供相同的读本作为教具,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采用不同引入方式,让教学指导更灵活有效

开始阅读前,读本的名字是一个很好的导入线索。介绍读本时,教师先把读本的名字告诉幼儿,让幼儿自己围绕读本的名字展开讨论。此外,读本的封面也是引入的常用方法。如读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封面展示后,我问:“上面有谁?”“哪里看出他是医生?”“鳄鱼露着牙齿,医生会怎么帮它?他是什么医生?他们两个的心情怎样?哪里可以看出来?”这样的观察让幼儿很快就把握了阅读主题,对图书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并能让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另外,我们尝试就读本的某一幅画让幼儿们进行猜测、联想,给他们更多的遐想空间。如读本《爱吃水果的牛》,笔者先让幼儿观察第20页中牛满肚子都是水果的画面,让幼儿猜测:“这只牛为什么要吃这么多的水果?”“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为幼儿发展故事情节提供了想象的依据。

5.寻找图文转换的符号意义,让教学过程更顺畅有效

怎样让还没有大量识字的幼儿顺畅地进入到读本的阅读之中呢?笔者选择的突破口是从读本的图入手,通过引导幼儿看、想、说、读等方式来实现图画符号与语言文字符号的转换,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解构故事图式语言的能力。

(1)看一看:细致的观察是阅读的重要基础。通过教师的引导“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什么地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接下来会怎样?和你的想法一样吗”等提问,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对画面上各种角色的表情、动作及角色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想一想:如果只注重幼儿观察而不引导幼儿想象,那么观察所得必然支离破碎,不能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画面。因此,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以观察所得为依据,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引导幼儿根据画面内容,通过联想,“看”清画外的内容。如读本《上床睡觉》中,小蛇上床后,也许已有恐惧心理,它把尾巴环绕在树上,当狮子、斑马、河马都上床,大象也踏上梯子的时候,小蛇的尾巴在树上已绕了两圈了,同时,狮子张开了大嘴,大象的腿在颤抖。这是动物们恐惧心理的反映,也让幼儿联想到吊床承受不了后会发生的可怕的事情。在这个“想”的过程中,幼儿理解了作品内容以及作品中写作手法的运用,在愉快气氛中去表达、交流,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方法和开朗的性格特征。

(3)说一说:幼儿通过观察画面内容,在教师的有效启发指导下,用语言表述出来。笔者注重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指导幼儿用规范的语言、恰当的词汇,连贯地进行表达。如在读本《三只小猪去幼儿园》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请幼儿们说说猪妈妈带小猪去什么地方,孩子们都说“猪妈妈带着小猪去幼儿园”。教师及时肯定了幼儿的说法,并请幼儿再仔细看图:它们是怎样去幼儿园的?幼儿说出了:“猪妈妈拉着小猪的手去幼儿园的”“三只小猪背着书包去幼儿园的”等句子,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4)读一读:幼儿期的语言以口语为主,他们在阅读中常常会忽略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对应转换关系,这样就不能真正发挥图书的语言教育价值。为了帮助幼儿实现图画符号与文字符号的顺利转换,教师幼儿在“看、想、说”的基础上归纳出的图意以汉字形式进行出示,引导幼儿进行认读,在此过程中帮助幼儿建立音形义三者的联系,也为幼儿积累识字经验。

6.将阅读活动游戏化,让教学体验更生动有效

笔者尝试从幼儿的特点出发,选取合适的读本,把过程游戏化。如在读本《苍蝇苍蝇快走开》的阅读活动中,由于句子比较长,幼儿们难以将书中语句完整、连贯地表达出来,我们就把玩具苍蝇系在长长的细铅丝上,操纵苍蝇一会儿落在幼儿的眼睛上、一会儿落在胳膊上……幼儿们一起赶苍蝇,并反复使用“苍蝇苍蝇快走开,不要落在××上”的句式。幼儿们边说边游戏,很快就能把书中的文字内容完整地表述出来。此外,开展故事表演也是我们常用的策略,通过让幼儿扮演书中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再现图书内容,加深了幼儿对图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7.有效的评价强化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

笔者的策略是多元评价、语言明确、形式多样,通过幼儿自评、教师评价和师幼互评等方式实现多向性评价;在评价语言上注重“有感而发”而不泛泛言之,如“你看出蝴蝶的翅膀和妈妈衣服的花纹是一样的,就知道它是妈妈变的,你真会动脑筋”“小眼睛真亮,藏在石头后面都被你看出来了”,等等。评价中,笔者还将口头语言的评价和体态语的评价相结合,爱抚地摸头,深情地拥抱,由衷地鼓掌,有力地竖大拇指等,传递对幼儿的肯定和期待,让他们产生情感体验和持久的兴趣。

要达到幼儿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考虑。如阅读环境的创设、阅读与主题的融合、阅读活动的延伸、阅读行为的强化巩固等,每一项内容都值得深入研究,每一个探讨都影响到教学有效性的实现程度。相信通过对“有效教学”这一命题持之以恒的研究,在幼儿园阅读教学中充分关注各方面、各环节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可持续的、全面和谐的、富有个性的发展一定可以实现。

相信通过如何论幼儿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