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贫困生的树洞刷屏怎么回事,具体情况是什么,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来看一下!
如今时代正在飞速地进展,可是需要补助的学生依然不在少数,不过能够帮助这些喜欢读书、渴望知识的学生,对于学校来说也是喜闻乐见的事情,这,便是教育最大的意义。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一个人也好。”这句话来自一位清华贫困生的在“树洞”发表的文章,不过一经发出,就在网络中广为流传,受到一众网友关注,文笔细腻,寄言于墨,情真意切,令人为之动容。
清华贫困生的“树洞”刷屏了,感动了一众网友
类似清华学子的励志故事有很多,但是这位学生的做法却叫人更加感动一些,因为自己是单亲家庭,到大学的时候家里就拿不出一分钱了,平时坐车也只能做最廉价的白皮列车,没有座只能坐小马扎,在车上看一晚上书。
学生不仅是省前十名,在大学期间的成绩也非常优异,每天的钱都花得有零有整,军训辛苦的时候连杯西瓜汁也舍不得喝,之后的两年里更是连一杯饮料都没有喝过,每个月只能花400元。
即便如此,学生还是能够留下来100元的“巨款”,以备不时之需,在节省的过程中,自然也有很多遗憾,其中就是现在大学生们的必要支出之一:社交。没有金钱的支持,学生自然也不能一起出游。
每年获得了补助和奖学金,就会写两封感谢信,自重又恰当的处理方式,让不少并不贫困却心安理得领补助的学生汗颜,在这忙忙碌碌又紧凑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忘记学习,在自己的努力下,也顺理成章地拿到了保研的名额。
即使自己过得再辛苦,也从来不会吝啬,为弥补自己的遗憾,也是慷慨地请同学们吃了一顿散伙饭,毕业也会像其他学生一样哭地稀里哗啦,承担了班长的职责,又将这份“工作”做得十分到位。
和其他贫困生不同的是,学生在考上研究生之后就没有再要助学金,因为自己有了养活自己的能力,就想把它留给更需要的人,正是因为自己淋过雨,才会想要给别人打伞,再回想刚上大学时的心酸,却发现已经回不去了。
从研一开始,每个学期都会拿出3200块钱,资助4个学生,也是自己家乡那边希翼小学的学生,把爱传递下去,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这位学生身上有了很好的体现。
文章很长,也很平淡,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淡淡的叙述,没有任何的自怨自艾,字里行间皆是温暖,并且也在文章的最后感谢了身边的老师的和同学,怪不得各地学子都在转发,这才是学生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家庭不贫困的学生,应该将补助名额留给更需要的人
以他人的善良中饱私囊,是当今大学生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学生可以生长在“混浊”的环境中,但是不能自甘堕落成为其中的一员,现在可以在小事上弄虚作假,将来在大事上也会不分轻重。
不需要补助的学生完全可以以名列前茅的成绩制服众人,考前几名,拿奖学金,这样更加故意义,也不会受人诟病,更容易证明自己。
学生们到大学里是去念书的,不是以其他各种形式来“游玩”一遭的,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学生们都可以有所作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每个时代的学生肩负着不同的使命,真正想要有所作为还是要靠自身自强不息
首先,现在的学生们教育的重心是科教兴国,可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做支撑,学生很难在学业上有什么起色,自强不息是一种优良传统美德,可以促进学生完成很多目标,完成很多任务,在学习上更加刻苦。
其次,如果学生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那很容易养成意志不坚定、优柔寡断的性格,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也很容易被困难打倒,今后的路也不会走得长远。
再次,不自强,学生就会很容易依赖他人,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帮助自己的人,这对别人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学生们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总的来说,每个时代的学生们都不容易,都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也都有不同的使命,而坚定走下去的人,才干算是成功的人,而这些人的共同点就是都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做支撑。
来源:高三网
能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补上这部分的知识,不使它成为听课时的“绊脚石”。这样,就会顺利理解新知识,相信通过清华贫困生的树洞刷屏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