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与教育融合共生?松鼠Ai创始人栗浩洋接受了媒体专访。
通过AI测试和大量用户画像,素质教育变得可定义可测量
在栗浩洋看来,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孩子预见未来的能力,即思想、能力和方法(MCM)。具体而言,思想(ModeofThinking)是最高层的思维模式和路径,能力(Capacity)又分为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辨析能力、记忆能力等,方法(Methodology)是指学习的方法论。
“当人类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人类社会才能快速地发展,同理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人的教育才能真正成功。”栗浩洋认为,不能将知识视作表象,而要将知识当成训练能力的载体。为此,松鼠Ai独创了MCM模型,一方面,通过知识图谱技术,将中小学各个学科的知识点拆分,从而定位学生知识的漏洞,动态评估知识掌握水平;另一方面,松鼠Ai针对学习思维、能力、方法构造了一个“拆分模型”,透过繁杂的知识,让大规模因材施教、精准高效学习成为可能。
“通过AI测试和大量用户画像,MCM让素质教育变得可定义、可测量、可传授。”栗浩洋举了一个例子,在一档央视节目中,通过对跳水冠军高敏、歌手吴克群、上海交大人工智能专家梅宏、主持人撒贝宁等6人的MCM测试,松鼠Ai准确识别出了每个人的职业身份。
AI技术有助于实现“千人千面”及“因材施教”
2020年以来,“停课不停学”让校内市场发生了变化——软件和服务在经费投入中的占比呈上升趋势并有望长期延续。云计算技术的普及打破了数据孤岛,智慧校园上云成趋势。栗浩洋认为,AI技术将有助于实现教育的“千人千面”及“因材施教”。
事实上,早在2015年,松鼠Ai就联合公立学校、培训机构为学生提供服务,获取数据与训练模型,在积累全教育环节数据上有先发优势。截止目前,松鼠Ai推出了首个AI智适应学习系统,在全国1200多个城市,服务超过6万余家公立学校和4000多家线上线下双栖机构。
从2020年开始,松鼠Ai携手钉钉、腾讯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基于对课程的知识点、学习能力的检测和分层评析,打造了一个基于“教”“学”“测”“评”“研”“管”智适应教学平台的智慧教育方案。
贵州息烽县石硐镇木杉小学,由于师资力量匮乏,整体学习成绩落后于县城里的其他学校。松鼠Ai通过个性化教育课程,重构学生们的知识地图,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全体平均分相对开学时提高了10.65%。
栗浩洋介绍,松鼠Ai面向学校与机构提供技术与内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的成本。目前松鼠Ai93%的收入来自技术服务费和saas订阅费,仅7%的收入来自学生的学费。
令人震撼的是,松鼠Ai已连续三年科研投入超过销售额的30%。在AI教育领域,松鼠Ai已经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数量远超科创板认定科创企业的发明专利数量标准,在业内持续领先。松鼠Ai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目标,更加注重教学效果,并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在不久后松鼠Ai定将与智慧教育实现融合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