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到底需要培养什么习惯?每个学科的学习习惯是否一样?每一个年级的习惯要求是不是不一样?家长该怎么做呢?从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得出,学习习惯包括很多方面,不光是学习,还有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等。只有当所有的习惯培养都能和学习保持一致,这个培养方向才是正确的。一起来看看。
1、 学习习惯,每个年级要求不一样
什么是学习习惯?这是家长问得最多的。我先说说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以语文学习为例,每个年级要求都不一样。低年级段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掌握书写姿势,可以自己预习课文、复习课文,每天保持阅读的习惯。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能做到这几点还是挺难的,所以需要家长高度配合老师的工作,对孩子写作业,多一些陪伴和纠正,帮助低年级小学生建立起学习习惯的意识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家长都比较在乎考试的时候,语文是不是满分?成绩排在多少名,其实有一个好学习习惯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就是100分。独立完成作业的要求是孩子放学回家,能够比较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写哪些作业,不需要家长再去问老师。写作业的时候尽量保持背挺直,头正、脚放平。这就需要家长的监督和提醒 了,同时阅读习惯必须从一年级就开始建立,写完作业后,可以休息一会,也可以去看看书,每天保证20分钟以上的阅读时间。
2、 生活习惯,以独立自主为方向
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独立思考。什么是独立思考呢?就是多问为什么,自己想一想。上课的时候独立思考,积极举手发言。写作业的时候独立思考,这道题到底对不对?老师为什么布置这个作业?同时还要提高表达能力,敢问敢说。对于生活习惯来说,三四年级的学生,开始学习如何管理时间。有效管理时间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学习时间,一个是生活时间。
学习时间,就要求高效完成学习和作业。不拖拉、不磨蹭。生活时间就是自律性的初步建立,到时间自觉去写作业、睡觉、娱乐、保持阅读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也是为了更好的和学习习惯相联系。家长不能强制代为孩子去安排管理他们的时间,充分给予孩子信任,由孩子自己去完成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自主的能力。
3、 行为习惯,礼貌放在第一位
我们老师教书育人,对孩子的学习问题、行为问题都能有办法去帮助他们改正、提高,只有对一种情况没有办法,那就是没有教养的学生。很多人认为,行为习惯不能算学习习惯,毕竟教养很大程度来自家庭。其实,行为习惯不好,学习习惯也不会好到哪去。那些见到老师不会打招呼、不尊重同学、不会使用文明语言日常交流、不守诚信的小学生,基本上学习习惯也不好,成绩也不能拯救什么。所以,行为习惯是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和学习习惯一起需要被重视的。
我们可以看到学习习惯不单单是会写作业、会自己复习,学习习惯包括很多方面,甚至还有体育,小学生健康问题也是我们老师关注的,不爱上体育课、运动不达标、在家没事就玩手机打游戏的小学生,至少在心态上,是很难建立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