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老师真的必要吗?
联系导师本身就是个毛遂自荐的过程,既然是自荐,那你一定得“有货”。许多同学盲目联系老师,有时候反而会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在这里提请大家,以下情况可以酌情考虑暂不联系导师:
第一,如果你没有什么突出的科研成果或专业基础,不建议提前联系老师。对于很多老师来说,都很重视学生的科研水平,而非你的学生工作、获奖证书等;能保研的同学成绩都是拔尖的,你即便是第一名,也不一定能吸引老师。所以,如果你没有什么突出的科研成果,最好不要联系老师。此外,“突出的专业背景”也是重要的亮点,比如你是跨专业保研,那么你对所跨专业的学习就属于“突出的专业背景”,一般而言包括双学位、跨专业研究等;如果是本专业保研,那么你的科研、竞赛等成果,就是突出的成绩所在。
第二,如果你是人文社科的同学,亮点较少,联系导师效果有限。对于理工医学的同学而言,往往有比较权威的专利、学术论文,而对于人文社科的同学而言,这些东西就少的可怜,甚至有些老师会不认同你的观点及成果(人文社科专业的认同圈子本身就有限,除非你发表的是权威核心期刊),很难得到肯定回复,甚至会留下“投机取巧”的坏印象。
联系老师要注意什么?
联系老师也是一门技术活。在联系老师的过程中,又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第一,一定不要直接登门拜访。老师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安排,面对你的突然登门拜访,老师往往是不愿意接待的。联系老师,一般发送邮件的效果比较好。为什么呢?因为邮件很正式,不像电话、短信、登门等具有打扰性,老师感觉自己具有很大的裁量自由。此外,邮件中你可以尽量详实地介绍自己,避免了言语交流中老师遗忘、混淆的可能。第三,你在邮件中还可以放一些你的作品,从而增大被录取的概率。
第二,一定要做邮件附件。不要写很长的邮件正文!不要写很长的邮件正文!不要写很长的邮件正文!作为一个富有经验的学生,你一定不要给老师留下不会写邮件的第一坏印象。邮件正文一般言简意赅介绍你自己和来意即可,不要把简历甚至个人陈述也写在邮件正文里边,这些东西你做成附件放在后文即可。
第三,一定要有礼貌。对老师的礼貌不是所谓的溜须拍马,而是作为一个学生,必要的做人做事准则,是尊师重道的体现。在写邮件过程张,比如开头的敬称,结尾的落款,文中的遣词造句,其实都是需要仔细推敲和落笔的。
第四,一定要提前了解老师的情况。有些同学直接在目标院校网站找了个邮箱然后就发邮件,最后没有收到老师的回复。记住,在发邮件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工作,了解一下老师和你的目标研究方向是否吻合。有条件的,可以侧面打听一下,这位老师平时是否和同学能“打成一团”,是否经常回复学生邮件。
第五,一定不要群发邮件。有些同学为了增大保研概率,然后就给目标院系所有老师都发了邮件,然后收到许多确认回复,称“欢迎你选择我作为导师”,怎么办?这就尴尬了。所以,一定不要在同一个学校海投。
第六,老师不回复邮件是正常的。许多学校老师并没有招生权力,即便部分老师有“生杀大权”,出于各种因素的考量,也不敢给你确认的回复。所以,如果老师表达了不确定或没有回复你邮件,很多时候并不是说不愿意要你,而是自己无权提前分配保研名额。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