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5整理发布:所谓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级学术称号,通常为终身荣誉。
教育是兴国之本,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逐渐普及的高等教育,都是对社会各界的发展其中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高等教育更为关键。
上大学已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学生有念大学的心,就能走进大学校园。分数高的上名校,分数低的念专科,大学生身份很好得到。在各大高校中,院士的地位非常高。
院士是一种特定的称号,代表了这个人在学术方面的成就。这和所在高校的科研水平、教育能力密切相关,有助于高校更上一层楼。可院士的数量极少,堪称国宝级人才。
两院院士的选拔和评选标准相当苛刻,入围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也正因如此,院士的含金量非常高。每两年进行一次的院士增选工作已结束,我们来看一下结果。
院士增选结果已公布,浙大力压清华北大
院士增选不仅是各个院校的重头戏,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最新的院士增设结果已经公布,最大赢家不是清华和北大。清北这两所难分伯仲的高校, 是高等教育的天花板。
作为顶尖学府的代言人,在院士数量这方面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从2007年开始,共新增院士36人,在2021年再次增选4人,分别排在榜单的第二名和第三名。
而夺得冠军宝座的,竟是浙江大学。浙大以5名院士的优势成功登顶,黑马逆袭般力压清北。其实浙大的综合实力很强,各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不容小觑。
自2007年以来,浙大累计培养出18名院士。或许从前浙大在大众心里没留下什么印象,它一直在默默努力,让自己发光发亮。相信浙大的未来会更加美好,拭目以待。
有4所985高校颗粒无收,堪称院士困难户
首先要说的是实力不输清北的中国人民大学。人大主要优势体现在文科方面,社会学科的热度可以与清北抗衡。具备各方面能力的人大,在院校增设方面一无所获。
这不免令人惊讶,开始考虑是不是科研能力不够。其实,人大是有一定劣势的。理工类专业不是很吃香,唯有文科一枝独秀。这种情况在评选中很难得到认可。
其次是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师范类院校很难挤进院士增设名单,这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华东师大和人大存在同样情况,办学方面和理念过于偏向文科。
虽然华东师大未能新增院士,不过在历年报考中依然是热门。有报考意愿的考生,可以提前查看所设专业,为自己定下小目标。毕竟师范类专业性价比不错,不难就业。
北师大的名气和实力,在所有师范院校中非常突出。很多家境贫困的学生十分关注北师大,希望能争取到免费师范生名额。北师大上一次增选院士距今已久,在2013年。
中间共经历了四次院士增选,每一次都是颗粒无收,不免让人失望。院士数量只能代表教学中的一个方面,其实北师大还是具备超强能力的,考生们依然可以报考。
最后一所院校,是中央民族大学。这所高校有所不同,主要接收少数民族的考生,将他们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才或是干部。中央民大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各地学生都有。
这所高校因食堂种类丰富而出名,被称为小美食街。但始终没有一名院士出自中央民大,令人感到可惜。在这次院士增选中依然没有惊喜,堪称院士困难户。
院士只代表一个方面,和高校实力无关
看完以上这四所颗粒无收的高校后,很多考生发出疑问。没在增选院士方面做出贡献的高校,是不是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差一些呢?这些院校还可以被列入报考备选吗?
院士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没有院士也不能说明高校能力有问题。文中这些高校偏于文科,只是在院士增选方面占不到优势,不等于院校实力和办学能力不好。
很多高校一直在默默努力着,他们为国家培养出很多优秀人才,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如果考生有自己看好的高校,是可以继续关注并报考的。
985和211高校依然占据顶尖位置,双一流高校实力强劲,大有逆袭之势。无论选择哪个高校哪所专业,考生都要从自身情况出发,做出最明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