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大学生活>

2022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汇总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可持续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其内涵概括为: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可持续性和公共性。

2022高考地质地形必修地理知识总结

(1)南极有丰富的煤(北极埋藏着丰富的石油)

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的地区,森林茂密,然后通过大陆漂流到此地,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证据。

刚果盆地的Formation原因:

刚果盆地原本是一个内陆湖,是地壳隆起,河流切割,湖水外流形成的。

(3)死海的成因(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流域、渭河流域)

内力-断裂和坍塌

北美五大淡水湖中的Causes(欧洲峡湾的地形和湖泊)

外力-冰川作用

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

短块地

[6]七大洲的地形特征。

亚洲:

地形复杂多样,大起大落,高原山区宽阔;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

非洲:

(1)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沉降较小;

东部有巨大的东非大裂谷;

地形特征: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

欧洲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阔,占总面积的2/3;

地势低平,是世界上最低的大陆(300m),南北地势高,中间地势低;

冰川分布广泛。

北美:

地势东高西低;

南北三个地形区,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山地和高原,中部为平原;

冰川地形广泛分布于大陆的北半部。

南美洲:

(1)西部是自北向南的安第斯山脉;

东部平原和高原交替出现。

大洋洲:

地势低平。表面起伏平缓;

(2)地形由南北三个纵向带组成,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

世界平均海拔最高(2350m);

冰川在大陆分布广泛,平均厚度2000米,冰下地形多样。

西南地区严重地质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

山区广阔,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地壳运动强烈,断裂发育。

人为原因:

植被的破坏

2022高考知识点总结1。五个区域的划分

北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北回归线之间,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温带,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一年中间没有极夜和极日,四季变化明显。寒带位于北极。

在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

2.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到极地逐渐下降: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夏季陆地温度高,海洋温度低。恰恰相反。气温也受地形影响。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摄氏度.

3.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则:赤道附近降水较多;极地降水较少;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海岸降水较少,大陆东海岸降水较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4.巴基斯坦

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是欧洲、亚洲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